
雪頓節
“雪頓節”是西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節日。后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傳統的雪頓節以展佛為序幕,所以又稱“曬佛節”。同時還有精彩的賽牦牛和馬術表演等。節日起源: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
查看詳情+

酥油花
酥油花是我國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的藝術三絕之一。作為油塑藝術品,酥油花是由藝僧于寒冬時節用酥油精心塑造出的各種佛像、人物、山水、飛禽走獸、樹木花草、亭臺樓閣等造型,其作品形象逼真,絢麗多彩,精美絕倫。每逢元宵佳節,塔爾寺都要對外展出由花院藝僧集體制作的酥油花作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有著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之稱的酥油花以其精湛的工藝每年都吸引眾多國內外參觀者,今年上下兩院藝僧制做的酥油花
查看詳情+

香格里拉松贊林寺曬佛節
每年藏歷一月十五日,香格里拉松贊林寺(又譯為“噶丹松贊林寺”)將舉行一年一度規模盛大的迎請強巴佛出寺儀式,以滿足廣大僧俗信徒朝拜祈愿。二米多高的紅銅鍍金強巴佛像,在千余名喇嘛的頌經聲中和儀仗隊的護衛下,迎請到寺院后的大壩上,接受了近二萬名僧俗信徒的朝拜。強巴佛,彌勒佛,是藏傳佛教“三世”佛中的未來佛。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坐落在云南香格里拉(中甸)縣城的佛屏山麓,是云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
查看詳情+

香格里拉松贊林寺格冬節
格冬節是藏傳佛教諸神及護法亮相人間的盛大法會。藏歷冬月26日和29日,當地藏民來到松贊林寺,看喇嘛們帶著面具跳神,慶賀當年豐收昌順,祈求來年太平昌盛。祥巴說這些跳神的喇嘛之前念了很多天經文,跳神的時候身上都帶著佛光,言語間充滿虔誠的崇敬。
查看詳情+

藏傳佛教的教派
藏傳佛教在中國分布范圍較廣,內部宗教派多,寺院林立,僧尼信徒眾多,社會影響比較大,不僅對藏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而且對周邊民族地區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在藏區目前主要流行以下五大教派:寧瑪派(紅教)以分散發展為主。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業,娶妻生子,并不都集中在寺院。紅教僧人盤發,辮子分多股,象征無數尊怒神。周圍蓬松的頭發,象征無數空行母。紅教僧人身佩手鐲、戒指、耳環、牛角之
查看詳情+
上一頁
1
下一頁

手機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